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公告:SCLUB雲端專屬主機己開放租用
分享
返回列表 下一主题 ›› ‹‹ 上一主题137 | 0 发帖

[古今杂谈] 人物传记盖世项羽

序:英雄的归恶魔 恶魔的归英雄

西楚霸王项羽有诗自况:“力拔山兮气盖世。”本书是写他的书,他的一生确也当得起这句话,故名日《盖世项羽》。

项羽的一生有大勇、大情、大成功、大失败。司马迁在他的历史巨著《史记》中给予项羽极高的地位,他不是帝王,却在记述帝王事迹的十二本纪中专门写了他一篇。司马氏这样做,自有道理,也有喜爱的成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更在她的《夏日绝句》.中写道:“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字里行间充满着对项羽的感佩与歌颂。项羽既有本事又重感情,因此他又被当代女性奉为情圣。

项羽最大的贡献是他推翻了强大的秦朝。按今天的观点,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对的,但在统一后,朝廷过度的施行暴政,酷刑重赋,民不堪苦,纷纷造反。在群雄并起的情况下,项羽没有特殊的依靠,却能脱颖而出,一战而让天下知,靠的是自身的能力。

他力量特别大,力能扛鼎,传说自己蹲在条筐里能把自己端起来。这在冷兵器时代,相当占优势,不论是秦朝的将士中,还是刘邦和别的诸侯队伍中,没有人能和他相比。那时打仗,都是主将冲在前面,所以只要有项羽参加的战斗,他所领导的楚军都能胜利。他有勇气,无所畏惧,别人不敢干的事他敢干,别人不敢冒的险他敢冒。勇敢是英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他是一个军事天才,他创造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巨鹿大战例子,在世界军事史上是少有的奇迹。项羽一生,打了七十多次仗,很少有失败的,就是最后一次与刘邦队伍的垓下决战,如果不是他愚蠢地认为是天要亡他,而选择了自杀,估计还没有人能灭掉他。

正是因为他个人能力太强,所以看不上所有的人,身边没有人才。从《史记》上可以看到,他很少听取别人的意见,都是他指挥别人怎么干,自己参加每一场战斗。而他的敌人刘邦却不是这样,遇事多问别人:“如之奈何?”可以说,项羽的战争,是他一个人的战争,是他一个人对一群人的战争。实质上他就是和历史玩一把:我在时,我是主角,我不在了,这台好戏也演完了。我们看楚汉以后的历史,还有多少精彩过那时!

但项羽也是一个很凶恶的魔鬼。他所处的时代,中国人口约有一千万,经他杀死的计有二百万人。他经常在攻取一地后就屠城,不论男女老幼,都屠戮干净。襄城,城阳,咸阳,齐国诸城、东海诸县,都遭受过这种灭顶之灾。新安一次坑杀秦降卒二十多万——彭城之战,两次杀死汉军二十多万。巨鹿大战,杀死秦兵无数。荣阳大战、北伐齐国,都杀了数十万人。当然他自己的几十万军队,最后也玩完了。项羽还有一个特点,抓住他仇恨的人,不是烹杀,就是用大火活活地烧死,手段极其残忍。

任何英雄的背后,都是普通百姓的累累白骨。英雄的炼成,往往靠的是恶魔的手段;恶魔的头上也往往戴着一顶漂亮的桂冠。项羽是英雄,也是恶魔。

在我们中华民族瑰丽语言的宝库中,有很多成语是和项羽有关的,诸如破釜沉舟、作壁上观、坐观成败、置之死地而后生、四面楚歌、锦衣夜行、江东父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人们对非凡人物总是津津乐道,对碌碌无为者嗤之以鼻。项羽是一个非凡人物,估计再过若干年中国人也不会忘记他。学习他吗?做不到;咒骂他吗?好像也不妥;只能了解他,或许能从他身上得到一些启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个人值得我们感兴趣。

三分史实,三分演义,三分虚构,还有一分留给读者去想象。是为序。


# ^# @# u( S( L. _1 v  O1 k9528分享圈第一章 身世谜团

战国末年,秦国的军队如滚滚雷电,将同时并世的其他六国燕、赵、韩、魏、楚、齐相继击破,逐渐建立起大一统的秦帝国。秦王赢政为了标榜自己的特别,不甘与三皇五帝为伍,给自己起名叫始皇帝,史称秦始皇,同时把过去所有人都可用来自称的“联”据为专有。为了显摆,立国不久,这个“联”便到处巡游,露脸,让老百姓瞻仰他的尊容,一会儿临海,一会儿登山,并在这些地方刻石勒碑,记录自己的功绩。建国的第三年,他登上秦山,大祭鬼神,在这么好的地方,当然要把自己的功绩刻上去,以求不朽。碑文说:“现在天下一统,诸侯无不称臣降服。我不辞辛苦治理国家,短短几年,就贵贱等级分明,男女依礼行事,百官格尽职守,到处光昌流丽,安泰清净,好一派盛世景象。”

他这边刚吹过牛,车队行进到一个叫博浪沙的地方,韩国公子张良倾全部家产雇了一位勇士,扛着一百二十斤的铁锥径直向他坐的马车撞去。好在秦始皇的第六感觉起了作用,这次坐在副车里,替他坐在主车里的太监当场送命。勇士当然没跑掉,张良却趁乱溜了。待弄清情况,秦始皇龙颜大怒,一场针对六国贵族后代的大清洗迅速展开。

秦兵很快找到楚国领兵大元帅项燕的府第。这时项燕已死,遭殃的只有他的直系后代和宗亲了。秦军见人就杀,长子项超本在王宫当官,楚国灭亡后,便赋闲在家。这时见情况危机,急忙把一个小孩托付给族弟项伯:“能冲出去,就带着他快逃!”

秦兵抄家时,项燕的次子项梁,正在外地游荡,因此躲过一劫。项伯找到项梁,把小孩交给他。不料项梁却说:“我出来时,哥嫂并没有孩子,何以没有两年,蹦出来这么大的一个儿子?看长相也不像我哥模样,敢不是别人的孩子?”项伯说:“你多数时间不在家,怎能清楚你哥什么时间生孩子。既然项超护着这孩子,肯定是他儿子。”这小儿即项籍。为标明其身份,项梁还给他起了一个字,叫羽。

项伯不敢久留,辗转来到下邢,投靠张良,在乡下隐居起来。

张良是韩国贵族之后,字子房,祖父张开地,曾在韩国三任相国;父亲张平曾两任相国,号称五世相韩,因此家中颇有资产。韩国灭亡后,张良把这些资产全部拿出来为国雪耻,弟弟死了也不厚葬,因此认识了上述那个为钱而死的勇士,演出了又一幕荆柯刺秦王的翻版。

把侄儿安顿好,项梁就出去了。等他第二天一早提着饭从外面回来,侄儿却不见了。他慌忙去找,刚到临街的曹家铺子前,就被老板叫住,有些带气地说:“你也管管你那侄儿,从小就这么作恶,长大了不做贼才怪!”项梁怒道:“怎么说话呢,你儿子才做贼!我侄子坏你什么事了,这样咒他?”

曹氏道:“我咒他,你来看看,这是不是他干的?”

项梁顺着曹氏手指的地方看去,只见地上插竹竿撑帐篷的四个地洞里,全被人局进了粪便。可能事先没有发觉,竹竿插进去又拔出来,沾得猫糊糊臭烘烘的,极恶心人。项梁说:“你怎么知道是他干的?也不仔细想想,他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一次能拉这么多吗?”‘

曹氏气愤已极:“不是这等恶少,还会有谁!他白天欺负妞妞,被我发现打了两巴掌,一定是他夜里来报复我。”

“你这老东西,竟然打我孩子,我跟你没完。”项梁边说边上去撕扯。

两人正争执间,恰有一个头发紧紧地缩到头顶,微有胡子,穿着白边黑衣、粉底皂靴的方士从旁经过。只见他肩上扛着一个布袋,嘴里唱着:“世人自古争不休,皆为名利不到手。秦圣义诛平宇内,只怕大治也难久。若解世间纷争事,还须问我乾坤兜。”

看到方士,二人争着要他评理。方士问得明白,不说谁是谁非,却说:“若真如两位东家所言,此小儿断不可小视,当有安定四方之才。”

项羽回到家里,项梁看他满脸都是泥灰,脸上的汗淌得一道一道的,也不问他哪儿去了,劈脸就问:“你昨天为什么欺负妞妞?”

项羽强辩:“我没有。”

“你年龄渐长,应该懂些事了。我们一家三十余口被秦国抄斩,你的父母都被秦始皇杀死。你应该从小立志,为父母报仇,不能再顽皮了。”项梁乘机教训道。

项梁个子不高,但人很精明强干。自从来到栋阳县后,凡是谁家有红白喜事、叠桥架屋的活计,他都主动过去帮忙,并且不计报酬。时间不长,城里很多人都认识了他。

民间女艺人干晴看他为人精干有意结识他。项梁看这女人十分娇俏,眼含秋水,嘴唇红润,身材玲珑,窄腰鼓臀,便心生爱慕。第一次应邀到她家去,竟没看到别人,问:“就你一人吗?”

女人漂了他一眼,脸上泛起红晕:“要有别人,还会让你来吗?”

项梁在栋阳一住几年,始终没暴露真实身份,只说是从海边逃荒到这里。有稍知时局的人提起,说前楚国大将项燕有个儿子也叫项梁,他便说巧了,跟自己没有任何联系。

一日晚间,项梁正在家中洗头,突然老仆进来说有一个外乡人求见。项梁让老仆先把来人挡在门外,自己爬到四角墙头上看看没有异常动静,才让那人进来。来人递上一封信,项梁展开看了:“项将军于我有活命之恩。他殉国后,我多方打听他后人的下落,至今方得了些消息。今朝廷还在捉拿六国贵族之后,公在栋阳寄身的消息多有传闻。与其冒此风险,不如到敝县居住,这里还相对安全些。邹统。”项梁边看信边频频摇头,对来使说:“贵县搞错了,我是平民项梁,不是项燕之后。”

使者去后,项梁连夜躲到干晴家。干晴喜不自胜,以为这男人终于铁了心和她好了,竟愿意到她这儿过夜,遂欢喜地说:“我去烧些热水,你洗漱一下。”

让干晴意外的是,项梁竟一连数日不走,白天也不出门。干晴出去做活,他反而叮嘱她,“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在这儿”。这让干晴很疑惑:“你遇到麻烦了?”

项梁一怔,转而想到这女人对自己颇有真心,有些话不妨对她说:“是的,前天夜里,我突然接到一封信,是薪县县令邹统让人送来的,让我到他那儿避难,我怕其中有诈,故躲到你这儿。”

女人愕然:“让你去避难?你有何难?”

项梁遂把自己的真实身份说了。

女人更加意外:“你是项燕将军之子?这世界真是太小了。”

“你说什么?你认识家父?”

女人似乎觉得说漏了嘴,马上掩饰:“顺口一说,怎么可能。”

干晴每天到项梁住的地方打探一番,始终没见异常情况,说:“也许那县令没有恶意。”

“你不了解这人,他先前在天柱山做土匪,最后一次抢劫民女被官府抓去要杀头。恰巧我父亲打仗路过那儿,军中急需用人,因此把他留了下来,到队伍里做了一名先锋。楚军灭亡,他没有跟着我父亲一块死,而是逃了回来,继续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秦国把全国划分成三十六个郡县,需要恶人统治,他摇身一变,成了薪县的县令。这等歹人,不要指望他有善心和正义感,很难想他不是把我骗去,向秦狗邀功。”

那天和项梁、曹氏打个照面就走的方士,因记挂着此地可能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少年,办完自己的事后,又回到栋阳。他辗转摸到项梁门口,恰见一个少年正在上房掏鸟窝,遂喊了一声:“小孩,下来,我有话问你。”

项梁避了几天风头,见并没有人来捉他去立功,大着胆子回家。刚到门口,却遇见那天邂逅的方士正和侄子攀谈,悟其是有道之人,遂上去打招呼:“幸会先生,这小子就是你前些日子称奇的小孩,你相相他的头面骨骼,果真有些造化吗?”

方士定睛瞅了少年一会儿,又仔细看了一眼项梁,却说:“我是阴阳家.只相时,不相人,于骨相上说不准。但这小儿长相有点不大像你。”

“从哪儿看出来?”项梁问。

方士说:“此小儿每个眼中,有两个瞳孔,而你却不是。”

“他是我哥的孩子。”

“难怪,此小儿大有来历。古书上讲,凡有这种眼睛的人,都不是凡人,要么成就大事业,要么成为高人名流。相传上古帝王中,大禹是两个瞳孔,如今的圣上也是二目重瞳。为助此子一臂之力,我愿做他的业师。”

“敢问大姓,家居何方?”项梁早想给项羽找个启蒙老师,以对他有所约束。今见有人主动上门,不免来了兴趣。

“魏姓,道号日损,取老子语‘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之意,中原人氏。”

虽然相处多日,项梁从没把侄子的情况向干晴提起过。但听方士把侄子说得这么离奇,便当作新鲜事对她说了。没料到干晴大感意外:“你侄子是重瞳?我在楚王家曾听说有个孩子是重瞳,是不是楚王的,不知道。过去从没听别人说过有这样的人,谁料我能遇到两个。”

干晴的话让项梁一愣:“你是王宫出来的?”干晴笑笑:“你看像吗?”

项梁刚要说什么,突然外边传来嘈杂的叫喊和敲门声,警觉道:“不好,我让人盯上了。”

不容二人去开门,官兵已进入院内,先把项梁绑了,待要绑女人时,为首的说:“慢,我看这人面熟,想起来了,你是从楚宫逃出来的?”

“你胡说八道。”干晴没有认出眼前这人,但这人已认出她。此人原是楚宫里卫尉,名叫周原。楚王自杀后,他率先投靠秦军,是以得到秦军信任,让他带着查收楚宫的宝物。

周原一挥手:“统统绑上带走,另外搜搜这里还有什么东西。”

栋阳县城的民间活动,过去多由长老会会长刁长低操持。整个县城有几万人,每年筹集善款、集资做公益、管理市场街道等事接连不断;还有各家的婚丧嫁娶,都要由会长召集发动,或者帮助拿主意。积年下来,会长的作用似乎比县令还要大些,他也因此发了不少财。自从项梁来到此地,凡是会长不乐意干或看不上眼的事,再者穷人请不动会长的家庭琐事,都由项梁承担起来。特别是项梁手里有钱,为人办事不图报酬,有时还自掏腰包,这让找他办事的人越来越多。发展到后来,本来该找长老会定夺的事,也要先到项梁那里议一议,过后或给跟长打个招呼,或干脆连气也不通,直接就办了。经过这些事情,项梁也了解到城内一些人的特长能力,有事就把这些人叫来,按能力分派他们工作,渐渐形成了固定的圈子。这些人有些成了项梁的朋友,有些跟他干活图个热闹。衙门的人看项梁不仅人缘好,有些公事交给他办,他也认真对待,对他多有好感。

刁长低眼看自己失去势力,极力想挽回,无奈因他过去有了好处不能让大家均沾,也不能按照各人的能力分派活计,所以没有人再乐意理他。他找项梁理论,让项梁不要插手本地的事,项梁说:“民间的事,原是大家商量着办,他们‘既不和你商量,我有什么办法。”

“你是外地人,不要过问本地的事,否则休怪我不客气!”

魏方士收下项羽为徒,为在栋阳能立住脚,又收了别的几个孩子一同教习。无非是识些字,讲一些立志做人的道理,还有先人的智慧故事。起初项羽还感兴趣,过了不到三个月,便开始捣蛋起来。

同学中有个叫童山的孩子,学习比较认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项羽本身不学习,却也容不得别人超过他。有一天下了学,他和几个小同学一叽咕,说要做游戏,玩瞎摸,规则是先通过剪刀石头布确定最后一名,然后用一块黑布把他的眼睛蒙上,其余的小朋友转着去摸他。他抓住了谁,下一个就把谁的眼睛蒙上。时值初冬,他们又在河边不远的地方,本来是小朋友在一起耍闹,谁也没提防谁。轮到童山被蒙上眼后没一会儿,项羽一下把他推到了河里。好在水不深,没有淹死,但棉裤棉袄湿了个透。

童山哭着回家,家长一问,知是被别的孩子欺负,第二天便告到老师那里。方士板着脸问他们:“是谁干的?”

大家都说:“是他自己滑下去的。””方士知道小孩最怕饿,说:“不说也可以,中午都不准回家吃饭。”

项羽在这些孩子中最有力气,其他的人都怕他,他向大家一挤眼,谁再饿也不敢说。

眼看日头偏西,有的家长找到学堂,老师和家长们一分析,一致认为,这样的事只有姓项的小子能做出来。方士拿起戒尺往桌上一拍,大声喝道:“项籍,是不是你干的?”

项羽念不会老师教的课程,就被罚抱着石臼在院子里转圈。

项羽抗辩:“大家都参加了,怎么单说我?”

方士固知项羽顽劣,也不再问他,抓起小手用戒尺“啪、啪、啪”连着打了十几下,当时手便红肿起来。

项羽也不叫喊,一双大眼睛里愤怒地流出了眼泪。傍晚放学,待老师一离开,他抱起童山习字的石板狠狠地向桌上砸去,石板摔得粉碎,桌面上被砸出几个坑。其他同学见状都吓呆了。

大概隔了有十几天,外面刚下过雪,天气奇冷。方士夜里小解,把夜壶拿到被窝里,一通呼呼啦啦之后,顿感畅快。谁料把夜壶拿下去,刚要睡下,才发、觉褥子被他尿湿透了。他以为可能是刚才光顾畅快了,以致尿偏了。至天明才发现,夜壶底被人钻了个洞!

方士这一气非同小可。他就一床被褥,下雪后的天又一直阴着,估计没个三四天,褥子干不了。这几天他就要受罪了。此事又不能声张,他怀疑除了项羽,没人敢干这样的事。

,学堂外面有一个重百多斤的石臼,项羽念不会老师教的课程,就被罚抱着石臼在院子里转圈。起初他还有些抱不动,抱了一冬天,竟能抱着石臼在院子里走上十多圈。须知项羽这时才十岁上下,但他的手也因此冻烂了。

方士看项羽小小年纪有这般体力,感其不是常人,从此也不再为难他,反而用些英雄壮士的故事刺激他,更促成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

周原把项梁、干晴抓去,因贪恋干晴的美色,在释馆盘植起来。起初干晴宁死不从,周原吓唬她说:“你不从也可以,你们都是朝廷重犯,我先把你那个野男人杀了.然后再到会稽,把你全家杀了。”干晴终壁正和项梁处于势恋阶肆,:一百个不愿意项梁因为她死于非命。至于周原怎么知道她的老家在会稽,不得而知。最后因受不住周原万般强迫,不得不委身手念。“一劫忽二日周原接到朝廷救令,问他承旨办理的事进展怎样了,再没消息,提头来见。

这下周原着了忙,来不及处理狱中的项梁,带着美人就上路了。路过薪县时,顺便送给县令邹统一个立功的机会,让他到栋阳提取项梁,押送到咸阳领赏。

邻统原本要袒护项梁,因上次去送信的人回来说,此项梁非彼项梁,就把这事放下了。现在看这个项梁就是自己的恩人之子,他当时不承认,想是对自己不信任。为善而欲人知,虽善不赏。所以,也不管项梁看上看不上自己,遂写了一封信送给栋阳县令司马欣,说是故友,务求放人。

司马欣很快将项梁开释,并告诉项梁,抓他并不是本县的主意,是有人见有钦差路过,把他告了,钦差主动所为。现钦差已去,本县念你过去多有善行,决定放你一马。项梁问干晴的下落,司马说:“她是楚宫里的王妃。按秦律规定,六国灭亡后,凡过去宫里的女人,都要递解到咸阳,研习百戏,供皇上取乐。她现在已被押走了。”

项梁当时脑子像炸了一样,稀里糊涂地来到干晴住的地方,揭开官府的封条,进门搜寻干晴留下什么东西没有。最后见干晴养的狗死在床下,像是护着什么,遂将狗移开,掘地三尺,挖出一个坛子,里面有干晴的包裹。打开包裹,只见在一块素绢上写道,她是会稽人,原名胡晴。若有人发现此包裹,望能帮她送到老家,让父母知道她的下落。看来干晴早有安排,项梁决定替干晴完成这件事。只是不知是谁告发了他,想来一定是邻县的邹统那狗官,狼心狗肺,恩将仇报。此仇不报,何以为人!

邹统得知项梁获释,从内心里感激司马欣,心想纵放朝廷重犯,这可是夷灭九族的大罪,司马公仅凭自己的一片手札,就马上放人,可见义重如山,改日一定登门重谢这位同僚。同时亲自拜访一下项梁公,如有可能,诚邀他到薪县小住,以让自己稍尽报恩之心。

秦朝的建立,是以杀伐屠戮取得的。一统之后,全不理以德以仁治国的主张,而施以严刑峻法治理社会,很快让天下黔首(老百姓)不敢乱说乱动。有这个大前提,邹统再把他做强盗的经验用上一些,管理一个小小的薪县,真的如老子所言,“治大国若烹小鲜”,好不顺手。他自己都奇怪自己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事!

邹统做强盗期间,曾从楚王宫中窃得一块灵璧石。人们常见的灵璧石多为灰色或深灰色,上有天然花纹,敲之有金属声。此石却通体乌黑,呈半透明状。烛光一照,有如被天狗吞下的太阳,半隐半现。形状像一只凌空疾飞的乌鸦,因称金乌,又称灵璧玉,自古有得之可得天下的说法,更有说凡是太阳照到的地方都属于拥有该玉的人。此玉在楚宫期间,楚国在当时的七国中,地盘是最大的,纵横五千里。自从此玉失去后,楚国很快完蛋。因此说这块玉的价值比和氏璧要珍贵得多。

秦始皇不知从哪儿得到消息,这块玉在邹统手里,二话不说,限期要他献上来。邹统当然不想献,但秦始皇是什么人物,那可是两眼一瞪,东海不敢起浪,五岳为之变色。别说不献,就是献慢一点,姓邻的也要考虑考虑他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邹统一道奏折上去,让秦始皇认为他是大大的忠臣:“楚王失宝,本是上天要灭亡楚国。此宝之所以落到微臣手中,是上天要借微臣之手献于真主。现国家一统,我皇圣明,及时将天下至宝收于朝廷,实乃让此宝归于当归之处,金乌幸甚!微臣幸甚!然此宝过于贵重,臣虑由卑职亲自送去,长途跋涉,危险太大,必欲皇上派得力能员率精武之师押运,方可保万无一失。”

朝廷当即派将军王贵率百余名随从来取。但在返回途中即将到达京都时,从西岳大山中窜出一伙强徒,把王责的取宝队伍打得七零八落,随身所带的东西被抢劫一空。看到那石头时,为首的不知是宝,掂了掂,随手扔下山涧。王贵急得大叫:“那是国宝,你这个蠢货,怎么给毁了!”

为首的哈哈大笑:“一块破石头,什么国宝,休忽悠老子,再喊把你一块扔下去。”实际上他扔那块石头时,已于乱中掉了包。

石头就这样又回到邻统手中。秦始皇得到报告,一方面哀叹与奇石无缘,一方面更担心国家从此会起祸端。

也许因为治理一个小小的县邑太容易了,天长日久,邹县令有些麻痹,取消宵禁,门前不设岗哨。一日夜间,他正在酣睡,忽有两个蒙面人闯进屋里,一把拽他起来,举刀就砍。好在他会些武功,一个劈掌开山,把二人推开,吼道:奋‘”哪里的贼人,你们要干什么!”

来人并不理会他的喊叫,其中一人虽被推开,却反手把剑推进了他的胸膛,他“啊哟”一声,自知不行,痛苦地问:“我与你们有何冤仇,要置我于死地?”

“好,老贼,让你死个明白。我是项梁。”

“你是项……项……项公子……”邻统一边喊,一边用手指着床头的柜子,话没说完,就没了气。


. F+ u8 `+ n, N  e) u9528分享圈是一个资源分享站,专注资源分享影音,精品软件分享,在线文章阅读分享,分享精美的美图壁纸等,热爱网络互联网.第二章 血溅会稽府

项梁没明白邹统临死时手指的意思,见大仇已报,慌忙和同伙逃之夭夭,匆忙中把镌有“项府”字样的剑鞘丢在了邹统的卧室内。

此事引起朝廷震动,何人敢夜闯官府,把一县之首杀害?公仇?‘私仇?如果是私仇,邹县令平时应有知觉,不会没有任何防范,极有可能会向身边的人透露一点。如果是公仇,要么是对朝廷的繁摇重赋不满,要么对秦朝统一天下不满,这绝不是只对付一个县令那么简单,而是向着整个体制。秦始皇的警惕性向来极高,由此他要求下面办事的人员,务必要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因为朝廷离事发地较远,司马欣被承相李斯责令查办邹统死亡案。现场除发现项梁丢下的剑鞘外,也发现了邹统匿下的灵璧玉。由剑鞘上的字,他怀疑这事和项梁有关。但旋即又想,乌肠县令一直在保护项梁,他们是故友,两人相距较远,项梁怎么会到这儿来杀他呢?至于这剑的来历,也许是过去楚军中的人,得了项府之剑,拿出用来杀人,为怕朝廷追究,故意留下来嫁祸于人。但杀人者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图财害命,据邻大人的家人讲,府里又没丢失什么;特别这块珍贵的灵璧玉,根本没有引起歹人的兴趣,可见行凶者不是冲着财物而来。那歹人行凶的目的就是别的了。他也是做过县令的,深知作为一县之首,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都有,保不准哪一件做得不明白,结下仇恨,也是可能的。

司马欣把所有的本事都用上了,也没能很快破案。这时又想到了项梁,心道不妨把此人捉来,问问都是哪些人可能拥有他家的剑,或许对于锁定目标有些用处。哪知回到栋阳,项梁早逃得无影无踪了。这样看来邹统是项梁所杀无疑了。

先前皇上向邹统征集灵璧玉的事,司马欣曾有耳闻。这时既捉不到杀人凶手,心想不妨把此玉献上去,或许可以将功抵过。秦始皇听说此玉还在邹统手里,气急败坏,一剑把桌上的酒危击得粉碎,骂道:“这个卑鄙无耻的小人、强盗,竟然敢欺哄联,死有余辜!”

赵高进言:“要不让栋阳县把玉献上来?”

始皇怒道:“此乃不祥之物,谁占有它谁不得好死,把它留给想死的人吧!”

项梁逃到吴中,把干晴留下的东西交给她的家人,意欲再向南逃。干晴的父亲胡老爷一通难过之后,说:“我女儿既把你当亲人,我们也不把你当外人。你与其带着孩子四处流浪,不如就在我这儿住下来。我经营家业,正需要个帮手。”

“我是戴罪之人,只怕连累了老爹。”项梁说。

“如今世道,连累怎样,不连累又怎样?反正没有好日子过。”胡老爹感慨地说。

胡老爹本有二子一女,小女十几岁即被强掠进宫,好在胡晴做了王妃,给家中带来些好处。但好景不长,秦朝很快将楚国消灭。二子胡雨前年被抓去服劳役,走后便音讯全无。长子胡阴虽还在家,但整天提心吊胆的,担心哪一天也被官府抓去。

项梁眼下既没有明确目标扩也不想拂了老人的”片好心,更想着有朝一日干晴能够回来,不如就在此等候。因此答应留下*

秦朝的摇役接连不断地找上百姓,地方赋税越来越难以完成。稍有点头脑的地方官员都明白,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不是自己被朝廷杀头,就是激起民变。

吴中在当时属于会稽郡管辖的六县之一。近几年,郡守殷通发现,同样的任务,每次都是吴中完成得最好。这让他很奇怪,少不了把吴中县令潘舟叫去问个究竟。二人原是内亲,潘县令当时就说:“别无他法,靠贤人帮着操办而己。”

原来,项梁曾帮潘舟县令出过几个主意,很奏效,因此深得潘县令信任。

项梁遂被引荐到郡府。恰逢这年江南遭遇大水,灾后难免有小的瘟疫发生。项梁于是向郡守出主意,让他向朝廷多报灾情,就说境内六县全部受灾,粮食绝收,乡民受瘟疫侵害,死者十之七八,让朝廷拨粮款娠灾,并免除今年摇役。郡守说:“这欺哄朝廷的事,可是夷灭九族大罪,上面万一来查怎么办?”

“不如此,总有一天完不成任务,到时也免不了被杀头。这样或许能永久保住大人的荣华富贵。”

朝廷接到会稽的奏折,断言他一个朝廷命官,不敢糊弄皇上。于是马上准奏,一方面派员抚恤,一方面核减摇役。朝廷派来的官员,自然好打发,无非是财物美女送上,哪有回去不言好话的,始皇信以为真。

时近年底,各郡县递解摇役税赋数量汇到一起,秦始皇看后起了疑心:江南有灾,怎么只有会稽受灾,与其相邻的郡县都无灾?莫非他们和朝廷派下去的官员一块欺哄联?这帮狗奴才,活腻了。心里这样想,脸上也不表露出来,只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

第二年春上,秦始皇忽然提出要巡游浙江,观览钱塘大潮。当初到会稽察看灾情的侯公、石生等慌了手脚。一方面向承相李斯、太监赵高说明真相,求其保护;一方面知会殷通,让其及早想办法,防止露出马脚。

殷通一听慌了,认为这次必死无疑,对项梁恨骂不已;并逼着他想办法,并扬言想不出立杀无赦。

项梁看他一副小人嘴脸,终究难成大事,略一沉思,想出一个损招:“办法倒有一个,只怕主公不肯。”

“只要能躲过这一关,还有什么不肯的。”

“皇上大小事都听赵公公的,只要能打通公公关节,保管没事。”

“此人心狠手辣,性格乖庚,他又不缺钱,怎么才能打动他?”

“全在一个‘忠’字。”

“我的老爷,你快说吧,怎么办,别再给我兜圈子了。”殷通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把殷小姐献给他。”

“放屁!你家女儿才献给一个太监。再说,他一个太监,要女人干什么?”

“越是变态的人,越要正常人的待遇。不这样不足以表忠心。”

“我X你奶奶的项梁,可叫你个龟孙给坑苦了。”

始皇万没想到,会稽的灾情比想象的还要重。车队所过之处,不是还有积水,就是一片盐碱。时至仲春,还看不到一丝春的迹象。靠近村庄的地方,更是饿俘遍地,尸体上苍蝇乱飞,臭气熏天。到得会稽郡府,郡守竟不能出来拜见,说是感染疫病,担心传染皇上。始皇定要看个究竟。

殷通原是始皇身边的人,派出来做官时,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面色红润。这次再见到时,却是面黄肌瘦,奄奄一息,看来活不了多久了。始皇随即安慰道:“爱卿受苦了,联知道了你的一片忠心,好好养着吧,只要身体能好起来,这会稽郡守的位子永远是你的。”至此才深信,下面没有人糊弄他,九五至尊的尊严没有人敢挑衅。

他哪知这些现场都是项梁预先布置好的,然后再串通赵高,让皇上必走这些路径。至于殷通暴病,也是项梁让他喝了十天用老墙土淋出的硝水,大泻不止,以致身体很快弱得不成样子。

始皇吃了定心丸,威风凛凛地离开。项梁带着项羽在路边观看,其他人都兴奋得要死,崇仰之情不可言表,唯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

项梁一把捂住其嘴:“你作死。说这话是要杀头的!”

庆功宴上,殷通和群僚一方面称颂皇上圣明,宽宏大量,恩泽黎民;一方面表扬项梁能干。不仅主意出得好,而且亲自动手,措施扎实有效,从此会稽上下官员不须再为每一次完不成朝廷摊派的任务而担心掉脑袋,日子可以过得轻松自在些。为此,殷守和项梁共同干了一大碗。

殷家太太看到项梁,恨不能一口吃了他。项梁一眼瞥见她悲悲戚戚的样子,知她心里恨自己把她女儿献给一个太监,遂上去敬个酒,欲消除她对自己的怨恨。不料还没开口,殷家太太一个巴掌打在他脸上,骂道:“奸人,害我女儿,还要我说你好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欢迎来到9528虚拟世界分享圈!Http://9528.gain.tw
返回列表 下一主题 ›› ‹‹ 上一主题137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