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 U: e& O' W t2 [9528分享圈,虚拟的网络世界,网络资源分享,影视资源,精品软件,在线文章阅读等,收集资源,分享乐趣!
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唐朝和宋朝属于承上启下的关系。 唐朝于公元618年,由高祖李渊在长安建都。至公元907年,唐哀帝禅位给朱温灭亡,享国祚289年。 宋朝是公元960年,由太祖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并建立北宋政权。宋朝共分为北宋与南宋,南宋于1279年灭亡,两宋共享国祚319年。 唐朝到宋代,虽然只相隔53年,但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似乎两个朝代中间隔了好几百年。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后人觉得唐朝和宋朝之间隔了几百年,甚至恍如隔世一般呢? 9528.gain.tw2 g0 q; f1 |/ \( \+ o( h
公元907年,大军阀朱温效仿魏文帝曹丕,逼迫唐哀宗主动禅位。 《旧唐书:本纪第二十下哀宗》记载:全忠(朱温)建国,奉帝为济阴王,迁于曹州,处前刺史氏叔琮之第。 朱温在唐朝基础上建立后梁王朝,由此,大唐正式灭亡,华夏大地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53年后,公元960年,赵匡胤拥兵自重,迫使后周末帝柴宗训禅位,建立北宋政权。 《旧五代史》:况恭帝当纨绮之冲年,会笙镛之变响,听讴歌之所属,知命历之有在,能逊其位,不亦善乎。终谥为恭,固其宜矣。 公元975年与公元979年,赵匡胤、赵光义接连平定南唐,北汉之后,北宋政权迎来了政治地位的统一。 可是从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王朝,到公元960年,赵匡胤结束五代十国乱世局面,这期间只不过隔了53年,却让不少后人感觉恍如隔世。 首先,唐朝和宋朝是两个不同的封建政权,如果单单从公元618年唐朝建国开始算起,到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这两个朝代间距最长达到661年。 从公元907年唐朝灭亡,至960年北宋建立,这期间只差了53年,这种关系在数学上就叫做“直觉模糊数”。 何为“直觉模糊数”?这么说吧,每个人,每个朝代或者某件事情,会有几个特征固化点。 大家想到这个人和朝代的时候,思维会将这个特征固化点给提取出来,但是这个特征固化点,并不代表每个朝代,每个人的具体发展进程。 这就好比小说和影视作品里,基本上先交代主人公幼年背景,关于他学习或者其他一些琐碎的事情,则是一笔带过。 从青年到少年,这长达十多年的时间,仅用了一句话便能将其概括。但是这被忽略的十多年,却是真实存在的。 “直觉模糊数”让大家误以为,唐朝和宋朝隔了好几百年。 再举几个例子,大家就会更加清楚地明了什么叫做“直觉模糊数”。 ,开创中国专权的帝制。刘邦击溃项羽,建立西汉王朝。秦始皇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后期,刘邦则是处于秦朝和西汉初年,可是刘邦只比秦始皇小上三岁。 一来是因为秦朝只有短短14年国祚,再加上秦朝灭亡至西汉建立,中间也只隔了19年。 大家之所以会模糊刘邦和秦始皇的存续年代,就是因为秦始皇和刘邦的特征固化点被无限放大,由此便让后人产生了“直觉模糊数”。 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于13岁时成为秦王。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可是刘邦47岁时才被逼得举兵起义。 正是这两种时间差,让大家误以为嬴政和刘邦并不是一个朝代,或者说这两人相隔时间可能要达到数百年以上。 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刘邦与秦始皇年龄差至多不超过三岁。再加上,不管是历史教科书或正统史籍,都会遵循“断代史”的记述方法。 大家可以好好回想,任何历史正版教材,还有古代史书中,对于每个朝代或者每个人的记述,是不是先通过编年体,大致将这个朝代和这个人,于某某年干的哪些事情写出来,接着讲述当时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大事。 举个例子之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干了许多大事,统一度量衡,设立郡县制,修长城抵御匈奴等等。 这些大事以分段和零碎化的形式被记载下来,当大家读到秦始皇当上皇帝,居然有过这么多功绩时,潜意识便会认为秦始皇在位很长时间。 其实秦始皇从登基即位到驾崩,也只不过当了10年皇帝。而史书将秦始皇执政10年中所干的大事,分段分段写下来,这就是“断代史”记述方法,也让后人产生了秦朝持续很长时间的错觉。 回过头来再来说说唐宋两个朝代的间隔问题,由于北宋并没有完全统一中国,也没有设置划时代的朝政秩序。 宋承唐制,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后,基本上沿用的是北周朝堂制度,北周又是源于残唐五代。 |